安吉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,1994年8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。在安吉县委、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,历经多次体制、区域调整,安吉经济开发区迅速发展壮大,当之无愧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力军、主战场,并于2008年成功冲入全省省级开发区十强。
2009年2月,安吉经济开发区经历了建区历史上最为重大的一次体制改革,安吉县委、县政府为整合提升、做大做强开发区,将县城递铺镇并入开发区,实行了全省首创的“区镇合一”新体制。整合后的开发区(递铺镇)区位优势明显。位于安吉县中部,东临德清县,西邻孝丰镇,南依天目山,北接溪龙、高禹,距上海220公里、杭州65公里、湖州63公里。管理面积375平方公里,辖42个行政村(社区),1个居民社区,766个村民小组,常住人口9.5万,是安吉县面积最大的行政区域和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。整合后的开发区(递铺镇)交通极为便利。杭长高速穿区而过,国家一级公路04、11省道一纵一横贯穿全境,西苕溪、浒溪、龙王溪、西溪四河交汇,年吞吐量20万标准箱的川达物流码头直通上海沪漕港,是安吉县交通枢纽的核心。整合后的开发区(递铺镇)资源十分丰富。竹子博览园、灵峰山国家森林公园、中南百草原等一批精品旅游胜地独具魅力,千年古刹灵峰寺、安乐新石器时代遗址、秦朝三十六郡之一的古鄣郡、安城明清古城墙以及灵芝塔、独松关等一批历史古迹以及邮驿文化、孝子文化均有深厚历史底蕴,是安吉县建设“中国美丽乡村”的精品区。整合后的开发区(递铺镇)经济实力雄厚。拥有规模以上企业235家,其中超亿元企业25家,财政收入占全县总量一半,是安吉县工业“金三角”的龙头。整合后的开发区(递铺镇)平台规模壮观。拥有全县七大主要工业平台和一个休闲旅游平台,并将其整合规划为城北、城西北两大工业新城和环灵峰山休闲度假区的“两城一区”发展格局,是安吉县经济发展的增长极。
2009年以来,安吉经济开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大胆实践“区镇合一”新体制,锐意改革创新新机制,坚定“拼三年,翻一番”目标,拼字当头、积极奋战,实现了资源的高效整合,突破了发展的瓶颈制约,发挥了新体制的较大优势,推进了全区(镇)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,以实践证明了“1+1>2”。2009年完成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122亿元,同比增长13.3%,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8家。完成合同外资1.82亿美元、实到外资8560万美元、实到注册内资4.67亿元人民币。完成财政总收入8.68亿元,同比增长23.5%。农民人均收入突破13000元。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:
一是招大引强抓招商。进一步把招商引资工作提到新的高度,举全区之力抓招商氛围浓厚;大力开展引进大好高项目专项行动,十条措施保障力度前所未有;全程提供“保姆式”代理,用心服务好每一个项目。全年合同外资、实到外资、实到注册内资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101.1%、104.4%和137.3%,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全年任务,外资份额占全县近80%。成功引进上市公司直投项目1个、5亿元以上项目3个、高新技术项目5个、1000万美元或1亿元人民币以上项目20个。成功引进总投资5.8亿元的电力及铁路型材项目、总投资5.2亿元人民币的汽车万向节项目。特别是,引进总投资10.5亿元的上市公司亚太集团直投项目,开创全县工业项目投资额度历史新高。
二是聚力提升建平台。按照“两城一区”总体布局,把新体制的资源集聚优势发挥到极至。积极克服土地制约,加快调整土地利用规划,外拓空间、内挖潜力,全年整合推出成熟招商用地2500亩。紧抓金融政策适度宽松时机,完成银行融资14.7亿元,是原开发区、递铺镇、城北公司08年银行融资总和的4倍。集约使用建设资金,推行“建设资金使用精细化管理”,实施“资金统一管理,公司一月一报,财务一月一批”机制,全年完成平台总投入15亿元,是有史以来总投入最多的一年。在土地、资金要素集聚的优势保障下,全年累计在建道路、桥梁、绿化、亮化等基础设施项目60项,建成36项;累计完成征地近一万亩,拆迁1700余户,“两城一区”建设全面推进。特别是,邀请国内知名设计公司高品位设计的吉二路、康一路主要入口节点绿化工程,成为全县平台提升品位的经典力作;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“阳光拆迁法”和创新思路的“模拟拆迁法”为全县拆迁树立榜样;推行BT工程真正意义上的公开招标,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。
三是亮剑破难推项目。对所有工业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进行责任分解,明确推进计划,落实责任领导和责任人。创新构建“1+3+6”服务新体系,得到省、市、县各级领导高度肯定,并在全县广泛推广,项目推进和企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。全年完成工业性投入23亿元,占全县一半以上。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开工31个,竣工24个。其中县重点工业项目开工19个,竣工24个。洁美电子、天草生物、嘉珅卡丁车等县重点工业项目破除诸多困难顺利开工,科翔壁纸、豪森药业、大成纸业、炜业锅炉等项目逆势推进二期建设。特别是,元光德、双龙国际、安泰、苏嘉、转椅市场二期、竹商贸城二期、朗里安置地等一大批历史遗留难题迎刃而解。
四是齐头并进促转型。竹、椅两大传统产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,利豪、恒林、超亚、永艺等一大批县内的传统产业龙头企业继续保持强大活力。生物医药、绿色食品、特色机电、新材料、太阳能光伏等新兴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,华大制茶、养生堂、东方基因、中科迈高、麦吉士、大成太阳能等一大批引进的新兴产业领军型企业增势迅猛,世界500强企业塔塔茶业项目以及红剑聚合物、中力设备等一大批大好高项目相继上马。商贸、休闲、创意、动漫等新型产业逐见起色,竹商贸城、红星美凯龙、浙商论坛等一大批商贸休闲项目初显成效。
五是精心创建美丽乡村。通过城市带动农村、工业反哺农业,大力开展“中国美丽乡村”三年高标准全覆盖工程,把农村建设热度推向极至,制订美丽乡村创建1:0.7配套奖励政策,补助标准全县最高,横山坞、剑山、鹤鹿溪、石鹰、马家等一批“美丽乡村”精品村脱颖而出。大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,全年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500余万元,完成村级道路建设72条总长115公里,完成水利工程59项,顺利完成六庄、鹤鹿溪村饮用水改造工程,解决近千户农户饮用水难题。特别是,蚕桑场村顺利实施115户整体搬迁,解决村民十年洪涝之苦。
六是不断壮大农村经济。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,全年完成土地流转1.8万亩。加强农业安全生产,大力推广农技服务,积极稳定粮食生产,出台鼓励现代农业发展政策,毛竹、蚕桑、名优茶、干鲜果、蔬菜等农业产业特色发展,五个农业产业万亩基地初步建成。高度重视各村6%留用地开发,积极盘活村级集体资产,村级经济有效壮大,家庭工业、特色农业显著提升,农民增收途径不断扩充,农民人均收入突破13000元,同比增长12%。社会和谐稳定、城乡统筹加速形成,城乡一体化率先形成。
2010年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,也是安吉县“奋战五年·再造安吉”的关键一年。我们将继续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,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及县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,团结带领全区(镇)广大干部群众,进一步牢固发展信心,重点围绕“项目提质、建设提速、管理提效”,大力开展“提升发展年”活动,拼出气势、拼出效益,全力做大做强开发区、做优做美递铺镇,引领“奋战五年·再造安吉”行动步伐,为早日实现“拼三年,翻一番”目标而努力到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