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在城乡一体化开始较早的嘉兴市南湖区,民营资本纷纷选择投资现代农业。由于农村青壮年都去了工厂打工,失地农民日渐成为农业产业工人的主体。
嘉兴南湖区对1680名失地农民进行农技培训,让农民在自家田头上班、赚钱。
中午12时半,南湖区余新镇余西村65岁的村民林华良在家里吃过午饭,骑着摩托车回到浙江坪均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南湖基地上班。这是一片占地6000亩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,老林是采摘组组长。
“自己家还有地的时候我也种芹菜,要操心,要担风险。还是在这里干活更稳当。”老林说,在农业企业里打工,工钱都是按天算,男的70元一天,女的60多元一天,8小时工作制,他自己一天的工钱有110元,因为常常临时要加班。
“浙江坪均”南湖基地承包的都是余西村村民的土地,其中就有5年前从老林家里流转出来的10亩地,老林等于是回到了自家的田里给别人打工。
说话间,老林的手机响了,包装部打来电话,要采摘组采摘40斤生菜、40斤结球生菜、20斤马兰头……这是常规采摘任务之外的临时订单,要得急。老林掏出纸笔,记下菜名和重量。
基地有70多个塑料大棚,哪种菜种在哪个棚,老林就是张“活地图”,为了采摘不同品种的蔬菜,老林经常要开着旧摩托车在大棚间“赶路”。
到了生菜大棚,老林从摩托车座位下面的储物箱里拿出一把小镰刀,又把一卷白色塑料袋递给记者:“我割菜,你帮我装菜。”
老林走到菜地里蹲下,在一株株菜之间迅速“移动”,镰刀在生菜的茎底部轻轻一划拉,手起刀落,生菜已经落进了记者撑开的塑料袋里。记者也接过镰刀试着割了两三株,蹲得腿酸了。老林却一口气采摘完4袋生菜,才慢慢站起身来。
“塑料大棚里种的结球生菜不够。”老林想了想,快步向玻璃大棚走去。
木板围成的坡形架就是结球生菜的“菜地”,木板上凿出了间距均匀的小圆洞,一棵棵结球生菜从小圆洞里钻出来,生机盎然。“这是无土栽培的。”老林说,生菜还是秧子的时候放进洞里,木板下面是水管,会定时给它们的根喷水。老林只用一只手轻轻一拉,整株菜就被连根“拔”起。
虽然采摘轻省,老林却并不认同。有人告诉他,吃过无土栽培的菜,还没有塑料大棚里长出来的菜好吃。“花这么多钱盖这个玻璃大棚,真是亏掉了。”
下午3时,一袋袋生菜、油麦菜和马头兰被采摘组的工人集中放在玻璃大棚前的绿地上,等待运进冷库。老林给负责运送的司机打了个电话,配送车一到,大家就七手八脚地把菜搬进了车。
一个下午,记者跟着老林跑了近十个大棚,虽然只要装装菜,也累得晕头转向,而老林干活没有停下来过,他又采摘了60斤娃娃菜、100斤西兰花、100斤牛心菜。
“体力比不上年轻人,这没办法,不要‘磨洋工’就好了。”下午5时,老林下班回家了,他擦去脸上的汗水笑了。
轻松一扫 投资资讯随时有
400-600-3737
手机联系:13062625088
微信联系:13062625088
QQ 联系:746583727
地纬招商网-招商投资门户网站
专注招商投资服务10年
拥有全球千万招商投资信息大数据
线上招商推广,线下项目推介
为政府、园区、企业提供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务
让招商投资更简单 更精准 更高效
版权所有 上海百程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44607号-2 Copyright © 2022 www.zhongguozhaoshang.com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